自动化生产线是从“流水线”发展过来的,这种能够将生产效率**化的生产模式是人类工业史上*杰出的发明之一。
现如今,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不是某一类具体产品,而是由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实现产品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一旦对应生产的产品有足够大的产量需求,自动化生产线则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照固定的生产节拍和工艺顺序完成生产作业。
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化生产线可以保证产品品质和工艺水准的一致性,并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这将会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目前常见的自动化生产线一般为直线形或蛇形排列,加工工位和相关的加工设备分布在生产线两侧,一端上料,一端下料,这是一种十分成熟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方式。
但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自动化生产线也在朝着更加集成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而环形自动化生产线由于环形结构,可以在任意位置设置加工工位,并在任意位置上料、下料,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生产线加工节拍和产出效率瓶颈的生产线形态。
自动化生产线本身就是为生产效率而服务的,但在目前的生产环境中,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似乎已经遇到了效率提升的瓶颈。
任何自动化生产线都要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性能制定生产节拍,由于传统生产线在产品输送过程中的柔性化程度不高,因此整条产线的生产节拍往往要参考作业时间*长的一道工序来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但这也会严重制约生产效率。
池峰对创业邦说:“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每一道工序间有机结合是非常困难的。”为了避免产品在产线上出现拥堵或输送不及时的情况,传统自动化生产线需要对每一道工序上的作业设备进行调整,作业频率快的工位需要适当降低频率以适应其他工序工位的生产节拍,而这会导致设备的**作业效率没有被释放。
除此之外,直线形排列的自动化生产线集成度不高、占地面积大,而且一般不具备扩展性。一条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需要经过数年的设计和规划才能*终落地,投入使用后也不能轻易修改,一旦要进行改造和升级则需要全线停工,并在此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相比之下,环形自动化生产线则可以从根本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和解决。
上一篇:将环形线应用于芯片制造行业